在了解西方人如何解读《论语》,以及为什么认为《论语》是思想经典后。会发现,《论语》的内涵如此丰富,
我想《论语》之所以可以流传下来,绝非是因为它摘录了孔夫子的语录,而是学徒们觉得孔夫子这些话很重要,才摘录。
重要,就是信息密度,以及可解读的信息层次。
但上下五千年,对它的解读角度,却如此单一,一直延续到现在。不得不让人有一种历史的悲怆感。
制造轮回的,不光是别人,也包括了自己。以及那个看似强大,而实则脆弱的篱笆。
在了解西方人如何解读《论语》,以及为什么认为《论语》是思想经典后。会发现,《论语》的内涵如此丰富,
我想《论语》之所以可以流传下来,绝非是因为它摘录了孔夫子的语录,而是学徒们觉得孔夫子这些话很重要,才摘录。
重要,就是信息密度,以及可解读的信息层次。
但上下五千年,对它的解读角度,却如此单一,一直延续到现在。不得不让人有一种历史的悲怆感。
制造轮回的,不光是别人,也包括了自己。以及那个看似强大,而实则脆弱的篱笆。
最新发布的 org-zettel-ref-mode (以下简称 OZR)版本号从 0.3.3 跳到 0.4,在这一轮冲刺中,我实现了比之前更加复杂的功能,更多的代码行数,更加复杂的结构。而所花费的时间,是过去的三分之一,我认为自己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OZR 新的版本,增加了一个新功能,用于管理引用来源文件的可视化面板。这句话看上去很简单,但背后的工作量并不小。前端改一个词,足以让后端跑断腿。出现产品经理被砍这样的新闻,也不必奇怪了。
可视化面板,是很多产品里常见的特性,它的功能就是,让用户更加舒服地查看、管理特定的对象。在 OZR 里,其管理对象是,一个个被充当引用来源的参考文件。
如果让你来设计这个面板,你觉得第一个问题会是什么?我一开始的反映是,文件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展示?但实际上,在我真正着手开发时,真正重要的问题是: 在面板里展示的数据源来自哪里? 在数据源发生了改动之后,如何确保原来的文件映射关系不变?
继续追问这两个问题,会发现,从工程上需要实现:
从这 2 个问题继续追问,就会出现大量需要实现的工程细节。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需要使用一个怎么样的数据库,才能够满足以上需求。再深挖这个问题,就是数据库应当使用什么结构,能够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再追问这个问题,就会回到业务层面上,实际业务的情景是什么?
设计数据库之前需要先探明业务情景
在没弄清楚实际业务发生的情形之前,我所尝试的各种实现数据库的方法,都是错的,各种 Bug 层出不穷,按下葫芦浮起瓢。最后我冷静下来,深究原因——保存与存取,总是出现问题。我得感谢之前开发的经验里,让我牢牢记住一个原则:一个 Bug 如果修改 3 次都不成功,一定要转换思路,不要继续重复原来的方法。
所以,我和 AI 对话,对实际的业务情景进行分析,寻找最适合的数据库结构。这个问题决定了数据库的读写方法——
我: overview-id 一定对应一个 ref-id (必需关系) 也未必会有对应的一个 ref-id,因为有的 overview 文件不是从 ref 源文件夹中的文件创建。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一个 overview 文件,必须对应有一个 source 文件
AI: 明白了,让我重新梳理这个关系: 从数据库角度: ref-id 可以没有对应的 overview-id overview-id 可以没有对应的 ref-id 但如果存在映射,则是一对一的关系 从业务逻辑角度: overview 文件必须对应一个 source 文件(业务规则) 但这个对应关系可能还未在数据库中建立(数据状态) 映射关系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Map 表的职责: 记录已建立的映射关系 确保映射的一对一性 不强制要求所有实体都必须有映射 但提供检查机制发现"孤立"的 overview 这样的理解更准确了吗?
之前, 我发展了一个概念, 叫 “最小创造单位”. 它大概面对的情景是, 自己闲着, 不知道自己干点什么的时候, 想一想能够在很有限的时间里, 捣鼓点什么出来, 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
今天我想把 “最小单位” 这个概念, 再延伸一点, 叫 “最小练习单位”. 起因是, 每天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有时候会陷入犹豫, 在确定自己练习什么的时候, 太阳西下, 天色也昏沉. 此时惊觉, 一天已过.
“犹豫就会败北!” 所以, 我刻意地想提 “最小练习单位”, 将自己从踌躇不决的境地里拯救出来.
然后我观察了放多大牛的学习方式, 其中 Django 框架的作者(之一) Simon Willams 令我印象深刻.
他的博客内容量极大, 有好几个栏目, 可以从他自己制作的月报看到, 有包含观点的文章, 有记录自己新实验或者练习 TIL, 还有自己的开源项目的新版本更新等等. 这些还不止, 在博客的侧边栏, 还有他分享的, 自己每天看过觉得不错的网络文章.
如果说, 我想在现代社会里, 找到一个人, 像 Zettelkasten 发明人那么高产, 那么可能就是 Simon Willams 了.
在他的 TIL (就是 Today I Learned 的意思) 栏目里, 会看到他从不间断地练习记录 – 这些练习有的长, 有的很短. 在他繁忙的日常里, 他总会抽出一点时间出来, 去探索新鲜的玩意, 去掌握自己之前不知道的知识.
其实我很不愿意写关于博客本身的任何话题. 反复自证, 非我所好. 再说, 博客也断断续续, 写了老长一段时间, 即便是不写的那些日子里, 域名费也乖乖地交了.
博客, 于我而言, 是再自然不过的, 我无需为它解释什么, 更不用解释 “为什么写博客” 这种问题. 而且, 既然已经上线一个博客, 老是写关于博客的话题是有点奇怪的 – 一个自留地, 访客来去自如, 不必为流量烦扰. 毕竟, 博客的原始词义, 是线上日记本.
日记本, 就不是给外人看的. 保持这一份纯粹, 在一个越来越呈现 “繁荣性贫乏” 的互联网里, 反而难淂. 无所图, 必有获.
但我还是有强烈地冲动, 写下这一段文字. 是因为有一个念头, 老在脑海里转来转去, 不吐不快. 博客, 对于每一位作者而言, 可能都有着不同的价值. 我来谈谈我的版本.
我觉得阴阳学说, 是这个世界上最能体现本质运动规律的古代学说. 尽管我的理解未必正确 – 事物有正面, 则必有反面, 这个正反关系, 并非对立, 只是描述一个事物上存在两种矛盾特性的客观现象. 就如我们自己, 在工作生活中, 也存在着很多的方面. 就好想多棱镜一样, 不同角度的光照射, 会照应出不同的色彩.
正因为, 在社会公众生活中, 我们需要向社会妥协, 戴上不同的面具, 保护自己, 也保护他人. 然而, 就如阴阳理论所说, 如果这种戴面具的行为是 “阳”, 那么于个人而言, 则存在一个相反的 “阴” – 一个不戴面具, 更加纯粹的自我. 我们的心境, 往往在这一 “阴” 一 “阳” 之间摆动. 但, 只陷入某个极端, 都会有失偏颇.
很多事情都可视为「最小创造单位」:
认真的写一篇帖子
学习新的菜
散步时绕多一个弯,试一试不同的路线
随手拍一张自己觉得不错的照片
把衣服叠整齐放好
记录一个不成熟的灵感
记住一个今天新学习到的词,或者句子
研究一个今天才听说过的人
看一个之前完全没兴趣的电影或电视剧
看看最近流行的艺术形式
为今天的穿着想新的搭配
……
有一个豆瓣小组,叫《做一个具体的人》,我加入这个小组纯粹是被名字所吸引。我之前也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具体的人,像项飙所说的,当代人的生活在别处,不在此时,不在此地。在逐步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愈发感觉到,自己主动、积极地创造生活,才能让自己作为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具体。
而创造自己的生活,最小的落脚点,就是我刚才举例的「最小创造单位」。
生活不是线性叙事,它是一时一刻组成的。而我觉得,在正常的工作之余,用「最小创造单位」填满柴米油盐之外的时刻,可以一石三鸟:
为自己提供一个高创意的环境/心境,我相信心境也是环境要素之一
越实践「最小创造单位」,越能提高对自己的肯定,自信心大增
更多的创造,让自己拥有更多与别人分享的故事,经验,是提高自己社会价值的好方法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有滋有味,心情开朗
最后一句话,让自己活得有意思,开开心心,我以为是对自己负责的最大体现,关于这一点,我坚信「最小创造单位」是最小基石。
注:豆瓣小组的正确名字是《「做具体的人」共进会》,之前凭印象名字写错了,但为了不影响原文的阅读,以备注的方式进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