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for: #思考

青年们正在经历的中年危机

最近蛋壳公寓暴雷,不光投资人蒙受巨大损失,还令大量在一线城市就业的青年流离失所。引爆了青年人的中年危机。我想我不必解释中年危机是什么。但那些在一线城市打工的,怀抱着梦想人青年人,在被房东赶出去那一刻起,应该对中年危机这四个字有着深刻的体会。

只不过,我感到疑惑,过去所说的中年危机是 40 岁左右的人所遭遇的生存压力,但现在的中年危机看上去已经提前到 35 岁了。也许再过几年,中年危机发生的时间点,将提前到 30 岁?

35 岁职场诅咒,与一个人的「社会有效时间」

最近一篇文章提到「35 岁的职场歧视」这一社会现象,大意是,中国职场里有一条隐形的年龄歧视,认为人一到 35 岁就会失去其劳动的价值。我认为「歧视」一词用得还是太轻了,应当用「35 岁职场诅咒」才合适。

鉴于此,我引入一个概念,「社会有效时间」,意指一个人可以在社会当中有效贡献自己的才能、时间的时间段。我从踏入社会寻找工作开始起算,一直到 35 岁发生中年危机结束。

  • 中专毕业生的「有效时间」是 35-19 = 16 年
  • 大专毕业生的「有效时间」是 35-22 = 12 年
  • 本科毕业生的「有效时间」是 35-23 = 11 年

想想,实际上一个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十几年是有效的,其它时间对社会而言毫无价值。而现代医学如此发达,一个人的寿命可以延长到 90 岁 100 岁,这漫长的一生中,「社会有效时间」只有十几年,其余时间都可计做「社会性死亡」的时间。

这一结论让人不寒而栗。

35 岁职场诅咒,和内卷化社会现实

如果要破除 35 岁职场诅咒,也就是青年的中年危机,实际上就是要延长「社会有效时间」。问题在于,是什么让一个人的「社会有效时间」如此短暂?找不到病因,就无法对症下药。

这就需要分析「35 岁职场诅咒」现象。基本上,这是 40 岁中年危机同样的版本,只不过它的年限提前了。年限的提前,我经过分析有几个原因:

  • 数量年年增加的应届毕业生,愈发紧张的工作岗位资源

最近每年的应届毕业生的数量都创新高,2018 年 820 万,2019 年 834 万,2020 年 874 万。可惜的是,长期跟踪大学生就业的调研机构麦可思在最新的报告里,删除了「就业率指标分析」这一重要的数据。目前只能查到 2018 年和之前的版本还保留着。

按照麦可思的《2019 年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8 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 91.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0%)持续缓慢下降,较 2014 届(92.6%)下降 1.6 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 92.0%,较 2014 届(91.5%)上升 0.5 个百分点。

Read more

读杨照《史记的读法》

读完《史记的读法》,震撼。

过去疑惑伯夷叔齐为何如此受司马迁看重,终于对该问题找到了一点解答的方法。

关于伯夷叔齐的背景,没什么特别大不了的。过去商朝下面的一个属国,叫孤竹国(现位于河北唐山一代),伯夷叔齐是这个国家的大皇子和三皇子。哥哥认为弟弟贤能,希望禅让皇位给弟弟;弟弟认为接受皇位不符礼制,故而和哥哥一起逃出国家。后来遇到武王伐纣归来的路上,他们拦住武王的队伍,臭骂了一顿,认为武王不仁。旁边的士兵们内心火起,想抓他们臭揍一顿,被姜子牙制止了。然后这两兄弟就在周地盘之外自愿过野人般的生活,直到饿死。这就是故事的全部了。

故事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有点无聊。但是为什么司马迁要把这个故事放在列传的第一篇?用我们正常人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故事,会觉得这两人很迂腐,又很傻,放弃了巨大的利益,甚至饿死。到底图的是什么?

我想,引出这个问题就是司马迁的用意所在。生死都可置之度外,那么,是什么犹在生存之上?司马迁没有直接说,而是话题一转,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愤青,为何伯夷叔齐颜渊,这些好人却不得好报,上天让他们吃都吃不饱;而有的恶人,却荣华富贵一生。上天有公平吗?

司马迁用孔子的话来回答,「道不同而不相为谋。」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不在同一个参考坐标系里,不应当拿来一起讨论。伯夷叔齐一生忠于内心的仁道,皇位都不要,忍饥挨饿最后饿死也不愿改变志向,显然他们的追求与正常人就大不一样。

或者,这也是为什么司马迁把这两人的故事放在第一篇的用意所在。就是到底《史记》里的列传所记载的都是些什么人。实际上就是记录司马迁认为应当值得后人思考的人物。

Read more

读王阳明《示弟立志说》

王阳明的《示弟立志说》这篇文章十分经典,它解决了关于「立志」的几大问题:为何立志?立志了又如何?如何立志?读完就明白了王阳明对立志的观点。立志在心学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打算以点评的方式,来呈现我阅读之后的思考。其中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语句,以高亮标注。


予弟守文来学,告之以立志。守文因请次第其语,使得时时观省;且请浅近其辞,则易于通晓也。因书以与之。

开头第一段说明这篇文章的来由,王阳明写给弟弟,叫他在学习之前,得先立志。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 故程子曰:“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人苟诚有求为圣人之志,则必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安在非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欤?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耳。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欲而存天理。务去人欲而存天理,则必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则必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而凡所谓学问之功者,然后可得而讲。而亦有所不容已矣。

王阳明在第一段就点名,学习,首先得立志。不立志,就好像栽种花果却不放下种子,而首先不停地培土灌溉,最后徒劳无功。而且,如果一直不立志,人的生命层次就会变得卑微。这两句话很精炼,说明了立志的必要性。

然而什么是立志呢?王阳明认为,立志就是要成为「圣人」。什么是圣人?就是可以做到存天理灭人欲的人,关于存天理灭人欲这六个字可以展开再深刻讨论,在这里我先总结为,抛却个人感受而将所思所想融入天道的人。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两点,「正诸先觉」和「考诸古训」。

夫所谓正诸先觉者,既以其人为先觉而师之矣,则当专心致志,惟先觉之为听。言有不合,不得弃置,必从而思之;思之不得,又从而辩之;务求了释,不敢辄生疑惑。故《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言之而听之不审,犹不听也;听之而思之不慎,犹不思也;是则虽曰师之,独不师也。

这段点名学习得先有学习的态度。以别人为师,就得先理解对方的观点,不能够放过任何让自己疑惑的地方。王阳明提倡的,是带着批判的态度来学习。最后一段话,说明了学习得怎么做,听了别人的观点要经过自己慎重审视,这样才是向别人学习。

夫所谓考诸古训者,圣贤垂训,莫非教人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若《五经》、《四书》是已。吾惟欲去吾之人欲,存吾之天理,而不得其方,是以求之于此,则其展卷之际,真如饥者之于食,求饱而已;病者之于药,求愈而已;暗者之于灯,求照而已;跛者之于杖,求行而已。曾有徒事记诵讲说,以资口耳之弊哉?

夫立志亦不易矣。孔子,圣人也,犹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者,志立也。 虽至于“不逾矩”,亦志之不逾矩也。志岂可易而视哉!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如猫捕鼠,如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复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一有私欲,即便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 故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责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忽心生,责此志,即不忽;懆心生,责此志,即不懆;妒心生,责此志,即不妒;忿心生,责此志,即不忿;贪心生,责此志,即不贪;傲心生,责此志,即不傲;吝心生,责此志,即不吝。盖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 故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

这段话很重要。王阳明说明,要成为一个存天理灭人欲的圣人(君子),就得每时每刻不把圣人的要求放在心上,在行动中体现。

如何修养?王阳明讲人的私欲分为八心:怠心、忽心、懆心、妒心、忿心、贪心、傲心、吝心。只要时时警醒,内心一旦出现这八心,就「责此志」,谴责这八心,并把这些念头去掉,就可以做到成为圣人了。

这段话也说明,「立志」是一个过程。所以王阳明认为,立志重要的是「立得住」,而不只是脑袋里想一想,嘴巴上讲一讲。他以孔子为例,说明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毕竟孔子也说,自己十五岁的时候已经开始有志于学,但三十岁了才立志了。

自古圣贤因时立教,虽若不同,其用功大指无或少异。《书》谓“惟精惟一”,《易》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孔子谓“格致诚正,博文约礼”,曾子谓“忠恕”,子思谓“尊德性而道问学”,孟子谓“集义养气,求其放心”,虽若人自为说,有不可强同者,而求其要领归宿,合若符契。何者?夫道一而已。道同则心同,心同则学同。其卒不同者,皆邪说也。

王阳明认为,古时圣贤所说的观点虽然看上去不一样,都其实有共同指向。这个共同指向,就是「道」。

后世大患,尤在无志,故今以立志为说。中间字字句句,莫非立志。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若以是说而合精一,则字字句句皆精一之功;以是说而合敬义,则字字句句皆敬义之功。其诸“格致”、“博约”、“忠恕”等说,无不吻合。但能实心体之,然后信予言之非妄也。

读后感:

按照我现在的理解,立志,就是人要有人生追求,人生的价值就在追求过程中体现,追求就是整个人生命的状态,你的价值就在于你在追求。这个追求不止是脑子里想一想,嘴巴讲一讲,是要在实践里出功夫。你既然追求这个「知」,就得提现在「行动」上,所谓「知行合一」,重点在行上。也就是说,你怎么通过行动来维持这个追求。

Read more

笔记:《究极之宿——加贺屋的百年感动》

在日本有一座十分传奇的旅馆,叫「加贺屋」,它获得无数殊荣,日本国民一生中想去住一次,曾经日本天皇天后亲自下榻,而且持续 30 年一直在日本的专家评选中获得综合第一。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从《究极之宿——加贺屋的百年感动》中会发现,无微不至的客房服务体验,是它屹立不倒的原因。

信念:成为客户一定会再次光顾的旅馆

在 Google 里用中文搜「加贺屋」,可以搜到它的中文网站。开篇第一句就写道:

本着「让客人再次光临」的决心,百年精炼的温泉旅馆,让客人从服务、料理、设施和企划中体验独特的「加贺屋文化」。禀持「真心接待」,致力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让我们可以再次跟您说声「欢迎回来加贺屋」。

这个精神从第一代女掌柜小田孝一直传承至今,是她奠定了加贺屋的文化。

而如何才能成为客户一定会再次光顾的旅馆呢?

心态:不怕客户的挑剔和责难

传承至今,加贺屋上上下下员工都有一个工作默契,“不怕客人的挑剔和责难!”因为肯抱怨的客人,正是旅馆的财富,他们在教导旅馆“修正此处就会变得更好”;最担心的反而是什么都没说,却抱着“怎么可能再来第二次”的不满态度就回去的客人,这才真的是旅馆的失败与损失。

落地:全能的客房管理员

提供给客人没有预期到的纤细关怀 对方需要时就在眼前,对方不需要是时自动离开

在「加贺屋」客房管理员,对外的身份专属每一个客人的「客房」管家,她们会直接进入客人的房间进行贴身服务。

从客人一入住就开始启动,中间无论经过怎么样的课程,一直到客人回房歇息为止。她们就好像客房里的导演一样,由她们洞察客人的需求,直接决定为客人提供怎么样的服务。

在《究极之宿》这本书中,客房管理员会非常懂得察言观色,无时不刻思考客人当前的状态的需求,并提前一步自动为客人安排。这就是「提供给客人没有预期到的关怀」。

最重要的,是 绝不对客人说不

有时候,客人要的不过就是一种“被当一回事”、“受尊重”的感觉而已,并非故意找茬儿。

在客人提出要求或希望时,可加贺屋的处理原则是:

当场绝不能露出不悦、烦躁,或“客人分明在找麻烦”等负面情绪更不能不假思索地马上回答“没有”、“没办法”,必须微笑地说:“好的,我知道了。”然后迅速起身去坐坐看。做了还是不行,真的没有办法完成客人的期望,只好诚恳地向客人道歉:“您提到的事情,刚刚去询问过了,可惜没有,真的非常抱歉。”

支持:柜台

加贺屋形成了围绕「客户管理员」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系。客户管理员是直接面向客户提供服务那方,他们可以直接决定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内容。而支持客户管理员的「柜台」,它的供应能力变得十分重要。

一般情况下,「客户管理员」的需求是必须得到满足的。除非她提出了一个无法满足的需求。而柜台则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保证可以向客户管理员提供支持的一方。

因此在《究极之宿》中,提到了加贺屋的柜台供应能力, 从十人一色到一人十色 。无论是不同尺寸的和服、拖鞋等等,柜台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东西。为了专注为顾客创造个性化服务,在备品方面,尽量为客人准备了足够多元化的选择。

你可以完全联想到《千与千寻》里汤婆婆经营的澡堂,那种繁忙情景。

管理:掌柜

  • 迎客

掌柜代表着旅馆的门面。为了可以让客人满意,「加贺屋」的掌柜门,每到下午就会站在旅馆的门口,亲自迎接来客。而到了晚饭时,还要亲自问候客人。这是小田孝当时立下的规矩。

「加贺屋」规模变大了之后,掌柜无法一一向客人问好,因此设置「迷你掌柜」,代「掌柜」执行这一职责。同时帮助掌柜一一监督每一个客房里的服务质量,观察客户的表情、体验客房内的温度、检查里面的内容,及时发现不妥的地方,进行纠正。

  • 内部管理

每天上午和下午均有一场会。上午那场会,总结前一天服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下午那场会,则是为当晚入住的客人做好准备。

  • 处理客户投诉和冲突

掌柜无疑掌握着很大的权力,同时她们也担负很大的责任。实际上,客户服务的质量,是掌控在她们手里。

Read more

纪念陶醉

今天下午 4 点,突闻噩耗,好朋友陶醉昨晚因突发急性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在医院去世了。想到以后再也不能和他一起畅谈,十分心痛。

几年前,陶醉婚后不久,一天晚上小酌后吐血,在医院检查出胰腺恶性肿瘤,得了和乔布斯一样的病。身为他婚礼的伴郎,我对这一天的来临心理有所准备。但没有想过来得这么快!

陶醉是长于深圳的东北人,正因如此,他身上兼有数种情怀,不同风流。自用网名“南方水车”,他无负这一名号。

在当年,互联网圈子里还在讨论什么人能“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我认为陶醉肯定是其中一个。他主职是程序员,但对哲学、艺术、设计这类人文的话题,却能比在座的文科生更加熟悉。难能可贵的是,他可以把这些知识贯通,连点成线,让人产生无数联想。当年,他所写的《断章》系列,文字优美,逻辑扎实,充满了想象力和可能性:

《断章》是一系列对物件和片段的思考,我们用它描绘科技与人文的犬牙交错。

《断章》一 · 马赛克 https://www.ifanr.com/78050

《断章》二 · 字 https://www.ifanr.com/79939

《断章》三 · 禅 https://www.ifanr.com/80965

《断章》四 · 化妆品 https://www.ifanr.com/83073

《断章》五 · 歌 https://www.ifanr.com/84101

《断章》六 · 社交应用 https://www.ifanr.com/86282

《断章》七 · 翻译 https://www.ifanr.com/88907

和陶醉聊天是很愉快的事,他虽然是直言不讳,但感受是舒服的,感觉就好像有人弹了脑门一下,“原来还可以这样?”因此,认识他的人,都尊称他“陶公”,我也不例外。

我很感恩他当年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当时我在文字上遇到困境,是他指出了我的毛病,虽有知识的积累,却不成体系,虽有直觉,但无逻辑的表达。他因此为我介绍了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这本书为我敞开了理解互联网的大门,也成为了“媒介环境学”的门徒。

陶醉于我,亦师亦友。我这篇短文,只是记录了他丰富人性的其中一角。

很可惜这个世界,我很难再找到像陶公这样有趣的人,这样善良的人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