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环境学:挖矿活动如何影响美国小镇

比特币挖矿消耗大量电力

其中一個熱點是紐約州普拉茨堡(Plattsburgh),因為當地鄰近水力發電場,是美國電費最便宜的地區之一。全球知名的挖礦機構 Coinmint 子公司就租了一間平價雜貨連鎖店,在店舖架設各種各樣的伺服器,24 小時接駁電源運行礦機。

後來,Coinmint 子公司想在鄰近的商場開分部,普拉茨堡的電力部門負責人 Bill Treacy 要求公司於新的供電設施投資 14 萬美元,該公司很快就答應。往後,他們經常消耗 10 兆瓦的電力,相等於 4,000 戶居民的用電量。接著,愈來愈多挖礦機構希望落戶普拉茨堡,其中有人接洽過 Treacy,看看電力部門能否供應 5,000 兆瓦的電力(相等於全紐約州每日用電量的 4 分之 1)。在高峰時期,普拉茨堡幾乎每週都收到一宗挖礦申請。

挖矿消耗电力过高,甚至影响了当地本地居民的正常用电

2018 年 1 月,普拉茨堡遇上寒流, 居民紛紛開暖爐取熱,市鎮用電量很快就超過水力發電設施的極限 ,被迫要向其他地方高價買電,有居民一個月的電費突然上漲 30 至 40 美元,當時人們都不知道問題所在。冬天結束後,人們就發現另一問題。由於礦機需要大型風扇散熱,以避免當機,過程中會產生令人煩厭的高頻聲響,居民形容聲音就像小型飛機準備起飛時的雜音,有居民更表示所在公寓會因礦機的噪音而震動起來。

挖矿公司提供的就业机会比麦当劳还少

紐約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兼普拉茨堡鎮長 Colin Read 批評, 這些挖礦公司牟取暴利的同時,根本無法令居民受惠,當地最大型挖礦場製造的就業機會還不如一間麥當勞。 而且普拉茨堡沒有市收入稅(city income tax),挖礦公司又大多數只租不買場地,不用繳交物業稅。他就任鎮長後,推出多項政策,例如要求「高密度用戶」繳交更高租金,又要求挖礦機構付上相等於兩個月電費的安全保證金,同時更改樓宇安全和噪音管制條例。

比特币挖矿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不低

普拉茨堡的新規例推出後,該鎮對挖礦公司的吸引力馬上大減。很多機構一度搬到鄰近的馬塞納鎮(Massena),但到 2021 年該鎮也不堪負荷,禁止新的挖礦機構落戶當地。然而,只要挖礦能牟取暴利,投資者只會把問題轉移到其他地方。同年,中國以減少碳排放為名,禁絕挖礦活動,挖礦公司就改往哈薩克等依然靠煤發電的國家。 Read 的研究估計,到 2020 年代末,加密貨幣每年會額外造成 3,250 萬公噸的二氧化碳。

挖矿公司因为需要电力和场地、但不需要人力,反而赶走了本地的其它商业

除了環境問題,挖礦公司也窒礙地區經濟。在一些固額供電的地區,挖礦活動可以造成能源短缺,嚴重的話要配額供電甚至停電,影響地區商業運作。而且挖礦公司可能以高價租地,趕絕一些能夠聘請更多人的企業。而在 2016 年到 18 年間,紐約上州的挖礦活動就令中小企每年多付 1.65 億美元電費,令個人和家庭多付 7,900 萬。當投資者牟取暴利,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普羅市民。

Read more

知识:隐性知识更值得记录

在即刻上,我表达了「隐性知识更值得记录」的观点——

明面可总结为结构性知识的,不需太重点的记录,就好像工具书,有一个梗概索引,方便自己忘了之后回忆查找就行。非常值得重点记录的,是隐性的知识,尤其是那行关系重大的,这类知识不易获得,同时对框架有重要影响,随时可以因为这类知识而重塑整个架构。

隐性的知识往往需要反复实践,测试,才能明确的结果,获取成本高,但有价值。

后来得到了即友佛系也能赢的转发和认同——

就像我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知识真是太杂了,政治、经济、财务、金融、人力资源、计算机都有涉及。 毕业后找工作一脸懵,几乎没有一个可以对口的工作,直呼上当呀。 没想到自己创业后却大有用场,因为脑子里有印象,用到时几乎就是查字典。可以直接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无论是工商注册、商标注册、人员招聘、市场营销、财务成本管理都能拿来复习一遍就用。 真是帮了大忙了,这个专业倒有点为创业而生的感觉。

趁着话题余兴,他把自己创业中的感悟分享了出来——

有这些知识加持,我的创业之路规避了不少坑。也有幸得以存活下来,虽然前后只花了几十万,却也成功运营了自己的 SaaS 品牌,而竞品却动辄需要几千万、上亿的融资。 现在复盘下来,有几个点做得还是挺独特的:

1.有品牌意识。品牌名与公司名同岁,三个字的品牌名牢牢锁定了我这八年的业务。极大缩小了前期试错的范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减少了资金的消耗。

2.有战略意识。知道竞品太强大后,本能地用了战略分析的方法,得出了要想存活必须走差异化战略。而做差异化加上得到里常听到的“产品经理”这个词,就意识到必须要学做产品的技能。就走上了自学产品经理之路,懂套路后效果非常明显。

3.有成本意识。因为略懂财务,又熟读《大败局》,知道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命脉。而互联网公司最大的成本是人力成本。

第一年自己一个人,第二年招了一个技术做全栈。第四年业务上来后才招了视觉设计师、前端设计师。至此形成了最小化的产品团队,扩大规模主要靠向服务器要效率。

4.重构企业架构。为了责任明确,去管理化,设计了一个部门一个人的组织架构。如此就从机制上实现了,公司管理产品化。只需要各司其职,产品好了,公司自然就好了。因为不需要管理,现在才有了大把的追剧时间。

5.客户意识。只通过产品订阅收费盈利,将公司盈利与客户价值绑定,从根本上保证以客户为本。

6.股权意识。一开始就是为活不为大,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跟人合伙,自始至终都是 100%控股。

在不确定的路上,自己坚持下来的可能性远大于多人共同坚持。也坚决不听那些投资人的忽悠,什么大公司的 1%远比小公司 100%股权更重要的鬼话。

Read more

苹果:为 Jony Ive 离开苹果叫好

最近又出了一本关于苹果的新书,叫《AfterSteve》,主要内容整理自对 Jony Ive 访谈,知名科技评论家阑夕总结了这本书的内容:

财经记者 Tripp Mickle 出版了一本报道苹果公司的新书「乔布斯之后」(After Steve),小标题就更直率了,是「苹果如何成为一家价值万亿美元的公司,并失去了灵魂」。

为了宣传新书,Tripp Mickle 摘了一些素材,去 NYT 上发了篇文章,主要是写苹果前任首席设计师 Jony Ive 是怎么和 Tim Cook 不和并离开苹果的,细节很是丰富,而且怎么说呢,很适合改编成狗血的耽美剧:

  • Jony Ive 很不适应 Tim Cook 掌管苹果之后对于财务的计较,2014 年发布 Apple Watch 的时候,Jony Ive 希望在库比蒂诺礼堂外搭建一个奢华的白色帐篷,供应商为整场活动报价 2500 万美元,但是这笔支出被苹果的财务卡住了;

  • 最后,要不要花 2500 万美元搭建帐篷的决策被送到了 Tim Cook 那里亲自开会拍板,Tim Cook 思忖许久,还是同意了 Jony Ive 的预算,但是 Jony Ive 事后对同事说,开会讨论要不要给他批这笔钱,是他最开始意识到苹果变得不一样的时刻,言下之意就是乔布斯肯定不会这么卡他的想法;

  • Jony Ive 在 1997 年的时候,向乔布斯提议要给当时的 iMac 设计一个半透明的蓝绿色外壳,灵感来自澳大利亚悉尼邦迪海滩的水域,这个外壳的制造成本会是标准外壳的 3 倍,但是乔布斯什么都没说,直接就批准了费用的增加,并以其为核心卖点向消费者们推销;

  • 乔布斯的脾气不好人尽皆知,他经常在公司里发火,但是 Jony Ive 总能让乔布斯冷静下来,也只有当 Jony Ive 在办公室里的时候,乔布斯才会有意克制自己发脾气的情绪,他们两个经常一起吃饭,同时乔布斯也几乎每天都去设计工作室和 Jony Ive 聊天;

  • 2005 年,因为担心惠普会把供应链主管 Tim Cook 挖走,乔布斯说服董事会,把 Tim Cook 升任 COO,并推荐他作为自己的继任者,与此同时,乔布斯也安抚 Jony Ive,保证设计团队继续会是公司一人之下的地位,苹果所有的产品都要给予 Jony Ive 最核心的介入权限,「不要让设计师们失望」也是这个时候苹果开发团队都要遵守的潜规则;

Read more

经济:翟东升讨论「未来起点收入」

翟东升是谁?我不必多言,他写出《平行与竞争:双循环时代的中国治理》,让「双循环」一词流行。目前,他已是国家重要智囊。对内的经济战略,对外国际关系,均提出自己的意见。

年轻人为主的哔哩哔哩上,翟东升注册「翟东升老师」账号,状态很活跃,开设了《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课程,并在哔哩哔哩的专栏下,发表了多篇文章。我今天分享的,是他最新的视频系列,主要讨论「未来起点收入」。

未来起点收入,其实就是 PayPal 创始人 Peter Thiel 为首的一众硅谷企业家,提出了名为 UBI(Universal base income)的社会机制设想。该设想并非空穴来风,在阿拉斯加州,从 1982 年就实行了石油天然气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对州民进行补贴,大约每年 1000~2000 美元。

目前,世界范围内:

  1. 美国的部分州小范围测试过 UBI,包括了北卡罗莱纳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艾奥瓦州、加州等。该文档整理了美国尝试 UBI 的州,以及相关政策
  2. 挪威采取了非常接近 UBI 原始设想的方式,设立了一个叫 UDI 的体系,但我努力地查询了网络,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3. 芬兰的 UBI 实验最受瞩目,2017 年时,芬兰宣布投入 2000 万欧元来进行一次为期 2 年的实验,最后结果可以查询该报告

UBI 制度的提出,主要原因还是进入 21 世纪之后,世界社会不平等全方位加剧:国与国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21 世纪刚过了 10 年,美国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主要是控诉社会不公,对美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技术性失业」一词,重新流行。这构成了 UBI 诞生的背景。

中国版 UBI:未来起点收入

每一个国家理解 UBI 制度,以及实行 UBI 制度,都会有所不同。翟东升所提出的「未来起点收入」,是以中国为立场的 UBI 机制。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总体看法。

共同富裕应给你 3 次机会,站在更公平的起跑线上

翟东升在视频开头,直接把社会不平等,直接定位为「严重的贫富分化」,并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是「央行货币政策扩张、科技快速进步所带来的巨量的、增量的财富,主要为富人和精英所获得,而它的冲击和代价,则由中产和底层人民所承担。」

中国现在面临什么困境? 翟东升认为:

1、以西方十亿消费者为拉动的外循环发展模式,现在无法带来更多发展空间,经济发展要调整到以内外双循环,同时满足外需内需的发展模式;

2、少子老龄化趋势加速,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错配。因为年龄原因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以低端劳动力为主,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爬坡存在滞后,导致劳动力供需不匹配。工厂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

3、政府、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配比例有待改善。中国政府的总债务占 GDP 比例为 66.33%,全球主要经济体最低之一;政府财政开支中,福利开支占比为 5% 多一些,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比如低于墨西哥)。中产阶级规模固然全球最大,但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偏低。中国的储蓄率偏高,但劳动者所得占整体 GDP 的比例偏低,贫富分化、地区失衡现象比较严重。

4、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带来的变迁,正在给中下层年轻人的生计和前景带来巨大的冲击,加剧原本已经严重的贫富分化和阶层固化问题。资本精英在劳动力市场的谈判力上升,加重大学生平均工资水平,和人均 GDP 曲线的背离。最重要的是,在劳动力市场,若人在面对人工智能时毫无竞争力,越来越多劳动者他的知识积累和工作技能,将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因为技术进步而价值归零。

Read more

金句记录 2022-04-30

互联网批评太快,击溃创造

「批评」轻松又快速,「创造」困难又缓慢。——华尔街商学院心理学家 Adam Grant

为什么互联网的舆论环境只会走向更差,而很难变得更好?其实这句话讲完了。当困难又缓慢的创造,被轻松又快速的批评击溃,那谁愿意在互联网舆论里发表自己的「创造」呢?

我自己喜欢表达,最近主要在即刻上分享一些我觉得有意思,有价值的东西。可以看到的是,段子流传最广,故意写错的带一点偏见的内容,则获得了最多评论量。我想起了一则流传甚广的笑话,每个人都教育张小龙怎么做微信。

所以,在即刻上,有即友在评论区里善意提醒说,小心在即刻里被人当成果粉,我的回答是,无所谓。这种无聊的问题不需要争论,以及可以因为这种无聊问题就血压升高的人,不需要关注以及回应。所以我很早表露了这个态度,「佛系」面对外界的声音,大部分是没有回应价值的。

模仿不可耻,模仿一百个,就是创造了

如果你只受某一個人影響,大家會說你是下一個誰誰誰;但如果你偷學的對象有一百個,大家就會說你渾然天成。——漫画家 Gray Panter

单纯原创性的想法,我觉得在当代社会,已经灭绝了。即便是在社会上有重大创新的事物,比如智能手机,也不能说它是原创的,触控屏不是原创的,更早出现的 PDA 已经使用触控屏多年;手机操作系统不是原创的,诺基亚的 Symbian OS 统治市场多年;移动互联网不是原创的,当时已经有 Web2.0 浪潮,Google、Facebook、Paypal 正如新星冉冉升起;App Store 不是原创的,Linux 里叫包管理器;浏览器不是原创的,Firefox 还在和 Chrome 一较长短……

比起是否有原创性想法,我觉得现在能提出想法的人都十分稀缺。孟岩在节目里讽刺的,「大部分人说不出来,可能是因为他(脑里)压根儿没有可以分享的东西。」我想和现在内容获取过于便利有关,答案扼杀了思考,消灭了观察。

所以,如果我觉得,如果想偷别人一个想法,然后去实践,那就去实践吧,最后再加点自己的辅料,那也是不同的风味。就好像蛋炒饭一样,在扬州就叫扬州炒饭,在漳州就叫漳州炒饭,都是蛋和饭,但可以有无限多种做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