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来自阮一峰所写的《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95 期)》。他逛 Hacker News 这一社区时,看到有人提问,「你做过不在乎结果的项目吗?」,引起了大量的回帖。

阮一峰说,中国的职业程序员极少会处于纯粹个出于兴趣去做无所谓结果的个人项目,原因是 996 式工作,压力很大,大家变得实际,每个项目追求明确的结果,“要么为了考核、绩效和晋升,要么为了赚钱。”

阮一峰认为,不管多忙也应该留点时间放在自己的兴趣项目上,哪怕得不到任何结果。他列举了 2 点原因,而我对第二点原因深表赞同: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般都是作者塑造作品,但是有些作品可以塑造作者。 你做着做着,变成了跟原来不一样的人。

许多知名程序员,刚入行时其实都很普通,看不出特别之处,但是他在追求自己兴趣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完成什么,从此找到了自我,全身心投入,成就了一番事业。

有一句话说,“你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句话的前提是,你得知道那是什么样子。兴趣项目就有这个作用,让你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壮大追求梦想的决心。

如果你问我有没有做过不在乎结果的项目?我会回答你,我做过不在乎结果的项目。

我的第一个不在乎结果的项目,就是这全名为「学无止境@一点一滴」的个人博客。从 2008 年发表第一篇开始,2009 年开始以每周更新一到两篇。这个博客后来 RSS 订阅量达到了 15 万。要知道,这个博客图片都无,纯文字内容,可说是将性冷淡贯彻到底,不说十多万订阅量,即便只有几百个,都令我十分意外。

当时,我设立「学无止境」,是因为遇到挫折,我不知道自己能成什么样子,也是从那时起,失眠常常在夜晚陪伴我,直到最近这两年它才放心离开。我不因目的而设立个人博客,然而,我因个人博客收获良多。仔细回忆一下,我有很多个小梦想,很早就实现了,归根结底,得感谢「学无止境」。

在刚毕业的时候,我的一个小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在老家的三线城市,我舅舅把我带到当地报业集团的老总面前,我内心紧张慌乱,老总让我倒杯茶,拿着茶杯时手抖不已,结果那自然是不了了之。然后,经过朋友介绍,跑去了背景去豆瓣应聘,应聘前吸取了教训,制作了一份 PPT,受到 HR 的广泛好评。但我最终没有去成豆瓣。

毕业后待业在家期间,我也有一直在更新自己的博客,某一天夜里,QQ 上提示有新加好友,我通过了之后,对方很热情地向我介绍,他正在做一个科技博客,叫小众拇指设备,后来这一博客后来更名为「爱范儿」。无论是在老家,还是在北京求职,我都有为爱范儿免费写稿,当时是出于兴趣,没有想过获得明确的结果或回报。可以说,爱范儿是我做的第二个不在乎结果的项目。

后来,随着爱范儿的流量逐步增加,影响力越来越大,获得了投资,逐步转向公司化运营。然后,我从北京回到广州,正式成为爱范儿的职员,后来我负责 iSeed 报道栏目,采访了不少国内的创业者和项目。我得偿所愿了,成为一名记者。

在广州,我还完成了好几个小梦想:

  • 认识了《梦断代码》的作者韩磊。因为这本书,我之前在「学无止境」上发起了 Chandler 中文化项目,好几个认识和不认识的报名,最终我通过这件事验证了自己即便英文不行,也可以搞定英文项目,树立了信心。第一次见韩磊那天,他正把自己代理的金枪鱼鱼腹分享给我;
  • 做了一个社区产品。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 MindStore 这个名字,它的日 PV 在 15000 左右,每天产品提交量平均每天 15-30 不等, 可以说是在国内排名第二的类 ProductHunt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