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Twitter @Chih-Hao Tsai
中年人專注自己的興趣,分享樂在其中之味,都好。但是擺出一副全天下你最懂的姿態,就混蛋了,以及顯老了。
来自 Twitter @Chih-Hao Tsai
中年人專注自己的興趣,分享樂在其中之味,都好。但是擺出一副全天下你最懂的姿態,就混蛋了,以及顯老了。
极客风范浓厚醇正的 ArsTechnica 也注意到 Mac Studio 不能随意更换 SSD 硬盘一事。它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答案:
所有 SSD 硬盘的结构至少包含 2 样东西,用于存储数据 NAND 芯片和 SSD 控制芯片。在 PC 上,SSD 硬盘基本都包含这两样,所以它们更换起来很方便。
但苹果在推出 T2 芯片之后,选择「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里」,SSD 控制芯片的功能也不例外,被苹果集成在 T2,以及后续的 M1 系列里。
所以,Mac Studio 上的 SSD 硬盘,只有 NANO 芯片外加一个称为「raw NAND controller/bridge」的东西。而在实际测试的时候,即便采用和 Mac Studio 同样 NANO 芯片的 SSD 硬盘,Mac Studio 也无法识别。因此,很有可能 M1 里所设计的 SSD 控制功能,是将特定的 NAND 芯片和特定的系统设置搭配起来。因此,哪一方面不一致,都会导致 Mac Studio 无法识别 SSD 硬盘。
其实 Mac Studio 不能更换普通的 SSD 硬盘,并非什么大事,但我之所以感兴趣,是发现苹果的软硬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M1 系列,我认为是奠定苹果在硬件方面进行创新的平台,然而,苹果并不单纯追求更快更强,而是不断尝试通过软件来定义硬件的功能,比如 Hand-On、AirPods 上特定推出的空间音频等等。这要求硬件本身功能具备平台性,可编程性——我想这是为什么苹果从 2011 年开始不断投入,研发芯片的原因。
以芯片作为平台,通过软件开发、定义、控制硬件的功能,这让苹果的创新具备更强的独特性,以及广泛性——从 M1 系列开始,苹果可以说,超越当今整整一个时代。
来自知识星球创始人吴鲁加。他在个人公众号上写了一篇《简易假消息免疫指南》,提到了简易的 4 步。我认为第一步最重要,就是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当你看到互联网上一则给你带来情绪波动(比如震惊、激动、惶恐……)的内容时,转发前,执行四个步骤:
1、停下。深呼吸,别着急。做判断之前,需要更冷静、清醒些(Stop)。
2、调查信息源。发布者是谁?他有相关领域的背景和能力吗?人品可靠吗?(Investigate the source)。
3、通过搜索引擎寻找更多内容。在 Google 或者百度做新闻搜索、使用图片反向检索出处、在维基百科检索……有资源的,还可以在一些学术资源库里进一步查证信息(Find better coverage)。
4、回溯。进一步检查上下文信息。有时候发布者没问题,但是他的发言可能是几年前、为另一件事做的表态。有时候文章没问题,但总结者断章取义了(Trace Claims, Quotes, and Media to the Original Context)。
来自即刻用户 Luuuuk
我之前写过一篇《叙事经济学》的读后感,meme 总被翻译成「谜因」等看上去高大上的词汇,但所实话的,除了提升了理解的难度之外,我完全看不出信雅达在哪里。
今天在即刻上看到 Luuuuk 对「文学是一种传播元素」的诠释,我突然发现「梗」,就是 meme 最恰当的「中文化」表达。
梗本身就是来去无踪,突然爆发,突然消失,造梗往往未必能成,梗在造梗之外,我觉得「梗」一字涵义基本包括了西方传播界对 meme 的定义和理解。
“文学”是一种【传播元素】。 比如今天特别火的豆瓣“豆瓣疫情文学”以及肯德基“疯狂星期四文学”或者在很久之前微博特别火的 privilege 文学,都是用户自发传播的一种内容形态。 为什么会传播? 首先、是可模仿性,这些文体的背后,都是具有一定的表达规范性,比如疯狂星期四,或者是豆瓣疫情文学,都是具有一定的主题和表达规范。 第二、创作门槛低,文案创作是操作性最简单的创作形式,用户可以生产专属的内容。 第三、用户喜欢玩梗的背后,【映射的是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
这也是这个信息发达时代赋予人们的特质
他们把梗说出来 因为是特定语句 和平白文字不一样
潜藏心理是 我知道这个事情 我有不一样的地方
你说梗本身是不是那么有意思 应该不是
文章来自 BOSS 直聘策略产品负人闫泽华。
视频化,丰富了内容的供给。脱离了足够的供给,我们就不太可能让用户满意。图文、视频都是内容的载体。今天大面积的内容视频化,客观上繁荣了内容的供给。
如果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的内容适合不同类型的载体。很多内容用视频展示更便于理解。
【搜索视频化,是搜索服务商从利益角度出发所引发的动作】 仅从内容表现形式来看,视频结果能够拿回本来适合自己去呈现的内容份额,但并不会、也不应该替代全部的搜索结果。当然,今天的搜索服务商从平台利益角度出发,可能刻意放大了视频结果的占比以提升时长,但是否是中期最优解,未尝可知。一些视频类应用大力在推进的搜索,与其说是利用了独占的视频资源优势,不如说是更多的利用了流量的优势。
用户倾向于相信他自己选择相信的结果,而非全局最优的结果。
社交关系的紧密程度影响了我们对于结果的好恶判断,统计意义上的全局最佳往往并不如我们所身处的小环境的局部最佳。从这个角度来讲,大 V(权威关系)、社交圈和群(对等关系)本身能够构成对搜索结果的个性化二次排序,在可商业化的领域就显得更为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