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十一的时候,认真学习了心学,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可帮助自己找到自我的落脚点,以及正确地应对外界万事万物的方式。

首先儒家的目标,「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里的,「天理」和「人欲」和我们从字面上的理解不同。天理,包含了事物与方法两个层面的含义,事物是指客观、理性选择下,对自己也对别人有价值的事物,而要用符合儒家道德观、合适的方式方法去完成;「人欲」主要类似基督教里所定的七大罪,人性的负面。

或者这么说会比较好,天理代表着事物最终达到的一个完满的状态,所以在儒家的学说里,天理=中庸,中庸=中和。实际上,中和就是指事物达到完满的一种极致的状态。

那这个就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希望我们为人处事可以达到一个完满的状态,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是「灭人欲」,去掉个人的偏见和情绪。

问题就在于理学和心学,是希望用什么方法来达到的。理学朱熹认为,要先格物致知,把万事万物的道理分辨得明明白白,找到其中的规律,才能真正的达到万事万物完满的极致状态。

而心学的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的问题在于不停地追寻知识,只是真理越辩越烦,反而无法真正知道真理所在。所以他认为,儒学的修行,应当首先确立的是「诚意」。而修行中如何体现「诚意」呢?王阳明确立「知行合一」,作为「诚意」的实践,以及修行的体现」。

王阳明的道理,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这句话是类似的「实践出真知」。可能这句话也是从心学里发展而来。而我发现,「实践」这一词,是来自《传习录》。实践可以直接解释为,实实在在去做。

王阳明为何说朱熹的方法是错的呢?因为结合他在明代所处的官场,他觉得,大部分只是不停运用知识去辩论,而没有人真正去践行。这样的弊端,就变成儒学变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学问,而儒学所想真正追求的天理,只是沦为利益相争的工具。

另外一个层面则是,他也曾经用朱熹的方法去「格物」,比如他格了七天的竹子,却什么都没体会到,反倒是大病了一场。所以,从他自己个人经历出发,他认为,想让事物达到完满状态,并不是观察、讨论,获得知识就能做到的,还得在实践的过程中去运用知识,结合实践的经验,才能获得真正的方法。

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是,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否真正知道。而他既然知道,则必然做到。如果做不到,就是不知道。如果知道也就意味着做到。就是说,到底知不知道的证明,就是是否做到。

而天天说知道的人,证明他是否拥有知识,就看他到底是否做到。而这也是同样用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学习的一个标准。

但是「知行合一」可以认为是修行的法门,和标准。按照这个做法也有问题,就是,如果我好色,那是否我应当上街强奸妹子呢?

为了克服这一点,把「知行合一」纳入儒家道德观的范围里,王阳明在晚年提出了「致良知」,也就是说,人的一生追求,就是追求天理,让万事万物达到完满的状态。而这状态是什么,就是所谓的「五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是不同的阶段。

致良知,「致」是不断地接近的意思。良知,你也可以认为指代「天理」的另外一个词。依然还是希望我们身处世界,希望万事万物达到一个完满的状态。

而如何去做到这一点。除了知行合一之外,那么就是要「去私意」,要是是分辨自己的心念,把心头负面的情绪、不好的想法去掉,留下的就是正面的情绪、好的想法。然后用「知行合一」,把正面的情绪、好的想法,给实践出来。

如果了解心学,可以看几本书: 1、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日本人受心学的影响很深。我认为日本之所以可以一方面很好地传承自己的文化,又同时可以很好地向西方学习。和他们当时热衷研究心学有重大的关系。这本书是日本心学的代表性学者所写的王阳明生平传记,比国内所有版本都好,读了比较深入了解王阳明思想的变化,以及了解他思想所诞生的背景。

2、《华杉讲传习录》。儒家的学习很繁杂,因为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人对四书五经里面的某些字眼,提出不同的解释,来完成自己的学说。而华杉很好地把儒学重要的基础概念讲清楚,这样子我们就知道王阳明和他的弟子们到底在讨论什么内容。另外,华杉是一个有一定成就的企业家,是结合我们现代的观点来看心学。在看华杉的讲解时,是比较容易代入自己的情景来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