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完美”焦虑:我们一定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吗?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wIdyeUGFi7RrydM6cnlowQ
不完美的焦虑#
为什么追求完美?功利化的对待自己#
对 “更好” 的追求和对心理学的非理性的需求结合在一起,这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心理咨询师庄晓丹 2013 年回国工作,经历了这几年中国人对心理学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她发现:“但大家对待心理学是工具化的,就是要用这个东西去达成某个目标。比如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管理自己,让自己的生产力更高,或者为了学习跟孩子沟通,让孩子的成绩更好等等。” 在清流的临床经验里,100 个来访者里可能只有 1 个人是完全为了探索自我而来的:“通常多数来访者都是想知道’我该怎么办’,即使进行自我探索,一段时间之后,他也会说:’我已经知道自己什么样了,所以,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他们不太看重了解自己,对自己也不太有好奇心。如果认识自我这件事最终不能导向物质性的产出,他们就会觉得没有意义。”
个人提升类市场发展#
美国市场调查和咨询公司 “大视野研究”(Grand View Research)有一份对 “个人发展市场”(personal development market)” 的调查报告。基于对美国、中国、印度、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调查,他们估算,2019 年全球 “个人发展市场” 的规模大概是 382 亿美元,2020 年到 2027 年,这个市场将以 5.1% 的年增长速度扩大。这种势头在亚太地区表现得格外明显。
背负父母辈过高的期待#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过高期待的时代。心理咨询师宫学萍常常遇到一种情形,很多家长找她咨询亲子关系,会讲到自己对孩子的期待。“我的要求不高。” 他们常常以这句话开场。“那你对孩子有什么具体的期待呢?” 宫学萍问。接下来,她会听到这样的描述:“我的孩子不用上清华北大,普通重点、比较好的大学就可以。”“不用挣很多很多的钱,够用就行。”“工作也不用特别了不起,不要太忙,能让他挺舒服的,开心就好。”“我对孩子找对象也没什么要求,合得来就行。” 宫学萍问:“把您这一二三四五六条合起来,不缺钱、不缺成就感,又不缺美好的关系,您身边有几个这样的活人?”
消极的完美主义#
訾非经常看到一种兼具焦虑性人格、强迫性人格和自恋性人格的 “三位一体人格”:“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深入人心的教育理念,这使个体过分看重自己的重要性,由此强化了自恋性人格的形成。儒家教育的另一面,则是灌输式的、无区别的正规教育,个体学习的动机来自获得权威者的认可与赞许,导致一种顺从的心理状态,这强化了强迫性人格倾向的发展。儒家强调个体的社会成就,与之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更是激化了人的竞争意识,诱发个体内在的焦虑,加重焦虑性人格倾向。在中国文化环境下被称作完美主义者的个体,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这种三位一体人格类型。‘极高的目标和标准’和‘不完美焦虑’是这类完美主义者的两个主要特点。”
如何摆脱焦虑#
接纳自我、保持自我#
“我只不过是许多镜子的集合,反映了其他所有人期望于我的东西。” 上世纪 50 年代,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洛・梅(Rollo May)在《人的自我寻求》(Man’s Search for Himself)一书描述了这样一种现代人的普遍状况。罗洛・梅分析了现代人面临的空虚、孤独与焦虑,认为在一个标准和价值观剧变的时代,一个对现在和将来所有一切都不确定的时代,人们要获得长期的发展和内在的完整性,不能仅仅敢于满足外在的期望,必须重新唤醒自我。在他看来,一个人需要有自我核心和保持自我核心的勇气。他在保持自我核心的基础上参与到世界中去,直接感受他人和世界,并且有跳出来反省自己的能力。
评点#
本文对现代人的焦虑总结得挺好的。类似的分析可以用于中国的女性上,中国女性的不完美焦虑,在我看来更加严重,因为总体而言,她们在社会上是更容易被评价的那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