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多了一个叫「社交」的分类
我的确是一个不太会社交的人,朋友的生日也记不住许多。但自从去年,好朋友陈鲨鱼在即刻上 @ 了我一个关于跨境电商的问题,而我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制作了一张图片,发布到即刻上之后,猛然增加了许多关注。现在,已经积累到 1449 人。
因此,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欲望被大大激发了,一天高产时可输出 3-4 条。但我经历过 Web 2.0 大爆发时代,深深明白,你在任何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数据,都不是你的数据。假如某个论坛、某个小平台突然关闭,那么你在上面所存放的文字、图片、视频都会一夜之间消失。
「虾米音乐」的关闭,让我再一次经历痛苦。我是多年虾米网的用户,以至于每年都交会员费用,希望它不那么快倒闭。但高晓松瞎几把操作,逼走虾米音乐的创始人南瓜,自己又没能做成什么事情——除了三国志战略版他主动帮忙带流量,给我留下印象之外,其它的就没什么了。我对高晓松个人没有偏见,我喜欢他为老狼写的那几首歌,《恋恋风尘》与其说是一首歌,不如说是一首诗。但他搞死虾米音乐这件事,让我颇有怨念。那个只需要点击系统推荐音乐,就可以畅快在音乐世界里冲浪的美好时光,已成往事。
虽然说,虾米音乐后续提供了把数据导出的方式和方法,但说实话的,即便我把虾米音乐里所喜爱的专辑和艺人导出了又怎么样?虾米音乐的精髓,根本就不在于「记录」,而是基于兴趣的发现、探索。我因为虾米音乐精准的推荐,找回了很多以前自己听过觉得好听的歌,还借此发现了很多非常棒的音乐人和专辑。——同为虾米粉丝的朋友,告诉我,我在虾米音乐上听过的歌,记录是 10 万首。非常惊讶!我印象中没这么多,有可能他夸大了,但我记忆中是有几万首的数量。所以,我在虾米音乐上,丢失的不光是我所喜欢的音乐人和歌,其实,丢失了大量我对音乐的记忆,甚至是品味。
现在,我又有一个很喜欢的网络服务,叫「即刻」。它作为一个社群,聚集了很多我觉得气味相投的人,里面的人很认真的生活,努力分享自己所发现的,整体氛围光明向上,性格理性而温暖。我是的确非常喜欢它。但我又担心再次遭遇「虾米事故」,所以,我决定给自己的博客开一个分类,叫「社交媒体」。
这个分类,是用于保存我发表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的言论。那么多年以后,我就可以通过这些记录,观察自己的思想的演变,性格的演变,甚至可以找回一些初心也说不定。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观察过去的自己,其实也是正确评价自己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