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正在经历的中年危机
最近蛋壳公寓暴雷,不光投资人蒙受巨大损失,还令大量在一线城市就业的青年流离失所。引爆了青年人的中年危机。我想我不必解释中年危机是什么。但那些在一线城市打工的,怀抱着梦想人青年人,在被房东赶出去那一刻起,应该对中年危机这四个字有着深刻的体会。
只不过,我感到疑惑,过去所说的中年危机是 40 岁左右的人所遭遇的生存压力,但现在的中年危机看上去已经提前到 35 岁了。也许再过几年,中年危机发生的时间点,将提前到 30 岁?
35 岁职场诅咒,与一个人的「社会有效时间」#
最近一篇文章提到「35 岁的职场歧视」这一社会现象,大意是,中国职场里有一条隐形的年龄歧视,认为人一到 35 岁就会失去其劳动的价值。我认为「歧视」一词用得还是太轻了,应当用「35 岁职场诅咒」才合适。
鉴于此,我引入一个概念,「社会有效时间」,意指一个人可以在社会当中有效贡献自己的才能、时间的时间段。我从踏入社会寻找工作开始起算,一直到 35 岁发生中年危机结束。
- 中专毕业生的「有效时间」是 35-19 = 16 年
- 大专毕业生的「有效时间」是 35-22 = 12 年
- 本科毕业生的「有效时间」是 35-23 = 11 年
想想,实际上一个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十几年是有效的,其它时间对社会而言毫无价值。而现代医学如此发达,一个人的寿命可以延长到 90 岁 100 岁,这漫长的一生中,「社会有效时间」只有十几年,其余时间都可计做「社会性死亡」的时间。
这一结论让人不寒而栗。
35 岁职场诅咒,和内卷化社会现实#
如果要破除 35 岁职场诅咒,也就是青年的中年危机,实际上就是要延长「社会有效时间」。问题在于,是什么让一个人的「社会有效时间」如此短暂?找不到病因,就无法对症下药。
这就需要分析「35 岁职场诅咒」现象。基本上,这是 40 岁中年危机同样的版本,只不过它的年限提前了。年限的提前,我经过分析有几个原因:
- 数量年年增加的应届毕业生,愈发紧张的工作岗位资源
最近每年的应届毕业生的数量都创新高,2018 年 820 万,2019 年 834 万,2020 年 874 万。可惜的是,长期跟踪大学生就业的调研机构麦可思在最新的报告里,删除了「就业率指标分析」这一重要的数据。目前只能查到 2018 年和之前的版本还保留着。
按照麦可思的《2019 年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8 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 91.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0%)持续缓慢下降,较 2014 届(92.6%)下降 1.6 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 92.0%,较 2014 届(91.5%)上升 0.5 个百分点。
2018 届本科毕业生 “受雇工作” 的比例为 73.6%,连续五届持续下降;“自主创业”的比例(1.8%)较 2014 届(2.0%)略有下降;“正在读研”(16.8%)及“准备考研”(3.3%)的比例较 2014 届分别增长 3.2 个、1.4 个百分点。
2018 届高职高专毕业生 “受雇工作” 的比例为 82.0%,较 2014 届下降 1.5 个百分点;“自主创业”的比例(3.6%)较 2014 届(3.8%)略有下降;“读本科”的比例(6.3%)连续五届上升,较 2014 届增长 2.1 个百分点。
应届毕业生数量持续创新高,而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缓慢下降。这意味着,鉴于就业形势的严峻,毕业生会降低就职要求以求得职位,就职要求包括了薪酬、福利、通勤时长等。对于人力市场而言,相当于,企业主作为人才的买方,拥有更多质美价廉的选择。这实际上在抑制着打工人在企业内部的价值——35 岁就要面临从企业内退休的尴尬,不能不说是当下人力市场的一种畸形体现。
然而,现实却是必须要承认的,那就是当今社会实际上没有那么多可供大学生就业的新岗位。这也同时意味着,也没有那么多老岗位,可提供给现有的在职员工。对于当前的中国企业而言,假如可以降低人力成本,那么会更加倾向于降低人力成本。毕竟公司也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降低成本不光意味着赚更多的钱,实际上还意味着,未来有更多的生存可能性。
「35 岁职场诅咒」很大程度上,是恶劣的营商环境引发企业极致的求生欲,以及人力市场当中存在大量性价比的选择,双重局面所导致的。
「35 岁职场诅咒」是否可以避免#
内卷一词的流行,来自媒体对人类学家项飚的采访。这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原本是用来描述农耕社会停止演变的原因,现在用来形容处于高度竞争的社会下一个人的生存状态。
项飚说,「今天的内卷是一个陀螺式的死循环吧,我们要不断抽打自己,让自己就这么空转,每天不断地自己动员自己。所以它是一个高度动态的陷阱,所以非常耗能。」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每天都要抽打自己?这就好像,小时候老师布置作业给学生,但从不说明学习的意义,即便老师布置得再多,学生也只能接受,因为只有老师掌握了做作业这一行为的解释权。
「内卷」在打工人嘴里,不光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描述,还概括地表达一种由紧张的情绪,荒芜的精神组成的复杂感慨。关键在于,假如过度在意上司对工作的评价,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就相当于将人生的解释权大半交予他人的手中。上司对属下的评价,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片面的,假如不积极地自我对自我进行评价,那么情绪、精神状态不可避免地内卷化。
可以这么说,如果要避免「35 岁职场诅咒」,首先就得避免个人价值观的内卷化——社会是一方面,自我是一方面。虽然讨论价值观往往显得很虚,但我们必须认为自己一旦到了 35 岁,还将具备社会地位。这一点基本的乐观和自信,是一个人的基本面。
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应当如何避免「内卷」呢?我想,假如人力市场对人才的看法,依然是工厂里的一颗螺丝钉,那么,「35 岁职场诅咒」现象从客观来说,就一定会不断发生,机器上的零部件肯定是可以替换的。避免这一悲惨的命运,就只能是让个人的评价,体现在多个方面,而非只有公司的角度。必须发展个人兴趣,并基于兴趣,结交到生命中的朋友和伙伴,这也是社交的意义。除了公司这一张网之外,还要以个人构筑一张对冲远期风险的个人社交网。
另外,还要积极拓展本职之外的收入,发展多个收入来源,比如搞副业、投资等等,只要收入来源不被断绝,个人的恐慌相对就不那么容易发作,也就不会那么恐惧「35 岁」的到来了吧。
《日本经济与人口》这本书,讨论日本人口逐渐下降,是否会影响日本的经济发展。书中提出,经济的成长性,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来自「创新」。把人当螺丝钉看的「用人观」,在当前国际、国内的情势下,早晚会过时。